三国之诸葛封神_第131章 弑重臣袁隗谋声名

江左白衣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之诸葛封神 零点书院”查找最新章节!
牢记本站最新网址:https://www.00ksb.com
黄琬听了王允的话,不禁感慨道:“若那诸葛璟真的能够如同子师所说匡扶汉室,还天下以太平,就算是以老夫之职相授又有何妨?”

正在两人低声谈论中,突然殿外一员将军身穿甲胄快步走到众位朝臣面前,正是越骑校尉伍孚,说道:“诸位大人,西凉刺史董卓和袁绍已经到达皇宫宫城外,随行还有一辆马车,袁绍声称乃是陛下皇后于其中,现在想来已经要到麟德殿了!”

王允和黄琬相互对视一眼,董卓怎么会来得这么快,难道诸葛圭等人已经被捉住了?不然刘辩和唐婉怎么会被董卓带进宫来?

这时议郎蔡邕趁着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突然来到王允身边,低声说道:“司徒大人,此间必然有诈,想陛下有君贡胤谊护卫,更兼帝师,曹孟德还有墨辰派来的两员大将以及一千精兵不离左右,怎会如此轻易地就被董卓抓住,莫不是……”

王允眉头一皱,见卢植也凑了过来,向王允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认同蔡邕的观点,这才开口说道:“伯喈说得在理,我们暂且静观其变,不过董卓突然率领大军进入洛阳,恐怕不是件好事啊!”

“唉!”蔡邕不由得叹息一声,说道:“是我等无能,墨辰早就在锦囊中反复叮嘱万万不可让董卓进京,没想到……唉!”

王允同样是脸上布满愧疚,听了蔡邕的话不由得摇头苦笑道:“罢了,谁能想到何进张让这次竟然会联合在一起要求董卓进京,相信墨辰一定会理解我等的苦衷,只盼着这董卓不会太过分,否则,国无宁日啊!”

相较于王允等人的苦闷,太傅袁隗这边却是不由得暗喜,袁绍总算是将刘辩找回来了,至于董卓,不过是一粗俗之人,就算手握二十万兵马就如何,天下朝政到时候全部掌握于袁家之手,他董卓也只能俯首听命了。

也许袁家自傲自大的性子是遗传的,不光是袁绍袁术,就连袁隗也是这副模样,现在袁隗已经做上了主宰朝堂的美梦了。

就在朝堂中的众人窃窃私语,各有各的想法打算的时候,只见麟德殿外,董卓身穿铁甲,脚踏皮靴,手持佩剑大步昂扬地直入麟德殿,身后,袁绍李儒紧紧跟随,吕布手持方天画戟,龙行虎步地护卫在董卓身边。

王允见了董卓这副模样,正要出声呵斥,汉室朝堂讲究的是入朝趋步,脱弃步履,不得手持佩剑,没想到董卓竟然敢如此光明正大地违背。

而就在王允想要开口之时,众人中闪出一道身影,手持笏板指着董卓大声呵斥道:“大胆董卓,竟敢剑履上殿,尔视朝堂法纪何在?!况且汝乃一介外藩,未经宣召便率领甲士进殿,莫不是想要谋反不成?!”

王允闻声看去,出言的正是尚书丁管,为人方正不阿,以忠瑾严苛出名,乃是实实在在的汉室死忠。

董卓同样看向丁管,不由得轻蔑地冷哼一声,轻描淡写地说道:“来人,将他给我拿下!”

话音刚落,一队甲士便从殿外涌入,想丁管不过是一介书生,怎能和西凉兵这等虎狼之士相比,几乎是在一瞬间便被押解到董卓面前。

董卓似笑非笑地看着丁管,说道:“你是谁?!”

旁边转出袁绍,拱手对董卓说道:“将军,此乃当朝尚书令丁管,若是有冒犯将军之处,还请海涵!”

没等袁绍说完,丁管重重地吐了口唾沫,大声骂道:“我呸!董卓逆贼,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举,袁本初亦是枉为四世三公之后,见此逆贼不但不讨伐而且与之狼狈为奸,令人耻笑!”

袁绍被丁管一番抢白不由得满脸通红,董卓则是饶有兴趣地扫了袁绍一眼,旋即看向丁管道:“好,说得好,就冲尚书这一番话,老夫给你一个痛快!”

说着,不待众人反应,董卓拔出手中宝剑,直接刺入丁管的胸膛,登时,丁管大叫一声,鲜血立刻喷涌而出洒在麟德殿殿门前,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刺眼!

董卓任由丁管的尸体倒了下去,看着手中沾满鲜血的宝剑,不由得皱了皱眉,似乎在不满丁管的血弄脏了他的宝剑,也不收剑回鞘,而是手持宝剑看向朝臣,笑眯眯地说道:

“诸位,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还说你妹啊说!

众人不禁被董卓的架势震慑住,而且此时吕布似乎是受到李儒的吩咐,向前一步,将手中的方天画戟狠狠地顿向地面,只听得一声响动,方天画戟生生地没入地下一尺!

众人不禁大骇,这麟德殿乃是由汉白玉打造而成的地基,坚硬异常,就是一位壮汉手拿巨锤砸向地面,也不过出现几道裂痕,而吕布却生生地用方天画戟穿透了汉白玉,而且似乎十分轻描淡写,这是何等的神力?!

见识到吕布恐怖的力气,再看看殿外林立的甲士,众人不禁沉默,或者说,已经默许了董卓剑履上殿的行为,而且,似乎刚刚倒下的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大汉的尚书丁管。

而这时袁隗也发现了事情的不对,不由得向袁绍看去,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袁绍也感觉到叔父袁隗的目光,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流露出一股悲哀和愤懑。

袁隗宦海沉浮数十载,自然能发现此刻袁绍的异样,再看看董卓此时的行迹,便知道自己的计划可能出了些差错,而且袁隗也知道董卓率领二十万西凉铁骑进京的消息。

本来想着能把董卓的二十万精兵用作自己的力量,现在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看董卓毫不犹豫地杀死了尚书丁管,袁隗已经明白了,这洛阳城已经是董卓说了算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袁隗的城府也是有的,当下便出列说道:“不知董将军已经到来,有所怠慢,不知现如今陛下皇后何在?!”

董卓听到袁隗谦卑的语气不由得大为满意,又听袁绍说道这人就是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大笑地说道:“哈哈哈哈,你看看,这才是你该问的嘛!你这个做叔叔的,可比你侄子有眼光多了。”

说完,不管袁隗的脸色,董卓对着众人说道:“陛下被逆贼诸葛圭诸葛玄劫持到北邙山,幸亏本将赶至,这才击退乱党,救回陛下皇后,现如今陛下受惊,已经回宫安歇,临行前有口谕传于老夫,文优,将陛下口谕宣与诸公!”

“诺!”李儒应声站了出来,双手兑袖站于众朝臣面前,沉声说道:“陛下口谕,今西凉刺史董卓救驾有大功于社稷,特进董卓为相国,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赐“太师”称呼;封吕布为温侯执掌天下兵马,封李儒为尚书令,主持朝政;封袁绍为渤海太守,钦此!”

董卓静静地听完,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众人说道:“诸公可都听清楚了?”

这时袁隗虽然心中暗自恼恨,但也认清了形势,现在也只能暂时与董卓周旋,免得误伤了性命,当下施礼道:“臣谨遵圣谕,见过太师!”

随着袁隗的下拜,跟随袁隗的一帮人也皆都下拜,而王允则是怒气满胸,汉室朝堂何时有过如此荒唐之事,正要站出来怒斥董卓,突然想到昨夜诸葛圭派人送来的信中言道,万万不可轻举妄动,这才兀自强压怒火,拱手垂首道:

“诺!”

王允身边的黄琬、蔡邕和卢植见王允如此,知道王允另有打算,当下也如此行迹,汉室死忠们见四人如此,无论是明不明白王允的意思,也都拱手称诺。

一时间,麟德殿内众位朝臣俱都认可了董卓口中的“圣上口谕”!

董卓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只要在这里的人承认服软,那么洛阳就已经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接着,董卓便在朝堂上大赏朝臣三军,洛阳城,彻底地被董卓占领!而且,董卓命令李傕率领重兵包围皇宫,没有董卓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入。

同时,李儒下令搜查皇宫上下,一定要找到传国玉玺,只是搜寻一日,都未曾找到。

夜,洛阳城。

太傅袁隗的府邸中,袁隗和袁绍相对而坐,在听了袁绍讲述完白日里的一切后,袁隗不由得十分后悔,顿足叹息道:“可惜百般谋划,俱为他人做嫁衣!”

袁绍亦是面色难看,看向袁隗道:“那叔父,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袁隗不禁抚须沉吟,看着窗外浓浓的夜色久久不语,良久,好像下定决心一样,对袁绍说道:“本初,现如今洛阳已经在董贼手中,而且董卓乃是何进首先提议要求进京的,虽然现在何进已死,但是你却是何进面前的重要的人物,今日更是跟随在董卓身边。

众朝臣今日虽然惧于董卓兵势不敢如何,但是对你他们可不会有好脸色看,而且我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声不容诋毁,依叔父看来,一不做二不休,你可趁着董卓初得洛阳,明日于朝堂之上怒斥于他,而后轻骑出洛阳去往河北。

我袁家的根本一在河北,一在淮南,老夫打算令公路前往汝南,你去河北,今日之事,必然惊动天下诸侯,本初可积蓄势力,以图后势!”

袁绍听闻袁术也会占据淮南,不由得眉头紧皱,但碍于袁隗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看向袁隗说道:“我若如此做了,叔父在洛阳岂不是要被侄儿所累,董卓定然不会放过叔父。”

袁隗摆了摆手,自信说道:“本初放心,董卓定然不会动老夫,一则现如今董卓还需要士族的支持,若是斩了老夫,我看洛阳城中哪个士族敢依附于他。

再者,你和公路引兵在外,董卓就算是想要动老夫,也要估量一下代价,所以,你可放心施为,如此一来,我袁家声名定然更加远扬!”

“是,叔父,侄儿这就去准备!”袁绍这才放下心来,对袁隗躬身一礼便退了下去。

不说袁隗袁绍叔侄两个密谋,与此同时,司徒王允府上,内室之中,黄琬,王允,蔡邕,卢植正环坐在一起,每个人的脸色都不是十分好看。

也是,今日董卓的所作所为,在四人这样的汉室忠臣眼中是如此的猖狂,只是因为王允的原因,众人这才隐忍不发,此刻却是不由得想要问个清楚。

卢植身兼武职,自然更加直接,直接问道:“今日麟德殿上,董贼如此作为,司徒似乎有心阻止,却不知为何突然放弃,卢植愚钝,还请司徒解惑。”

蔡邕和黄琬也看向王允,希望他能说清楚。

王允不由得一阵苦笑,无奈说道:“老夫受先帝隆恩,董卓所作所为老夫亦是看在眼中,怒在心中,只是现如今局势不同,董卓手握二十万兵马,若是稍有鲁莽,不能为国除贼不说,反而会白白葬送了性命。”

稍微一顿,王允语气突转激动:“老夫亦非贪生怕死之人,若汉室需要,虽赴汤蹈火无可惧也,然而诸葛君贡临行前叮嘱老夫,不可轻举妄动,他自然会保得陛下无恙,相较于做哪些无用之功,老夫更愿意相信诸葛君贡!”

蔡邕听了,不禁微微点了点头,与其说他也相信诸葛圭,不如说他更相信诸葛璟。

卢植听了,不由得皱眉道:“司徒大人对诸葛君贡如此有信心,只是陛下已经被董卓劫持,诸葛君贡并诸葛胤谊帝师俱都不见踪影,这该如何是好。”

王允抚须所得:“子干莫忧,在老夫看来,陛下并未被董卓劫持,仍旧由诸葛君贡等人保护得安安全全的,至于今日之事,不过是董卓使出的障眼法罢了。”


(第131章 弑重臣袁隗谋声名<完>)最快阅读最新章节请加入QQ群8:136038580 QQ群9:399062588)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