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生死决斗_第321章 寻找敌人的缝隙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抗战之生死决斗 零点书院”查找最新章节!
牢记本站最新网址:https://www.00ksb.com
为了粉碎鬼子的新一轮进攻和围剿,八路军某独立旅指挥部制定了更加灵活机动的战略部署。其中之一,就是分兵布局,给以团、营、甚至是连一级更多的自主权。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在最终目的。继续鼓励和提倡有条件的团、营,开赴太行外线,选择鬼子伪军比较薄弱的地区,与县、区游击队武工队合并,成立游击大队或者游击纵队的做法。目的就是让鬼子到处遭遇到八路军游击队的袭击和攻击。让鬼子伪军被袭击和攻击达到日常化经常化,让鬼子每一天每一时刻都提心吊胆的过日子。鬼子是明线围剿和暗线破坏暗杀相结合,而我们八路军则是内线和外线相互配合,这样就让鬼子每时每刻都坐卧不宁、如坐针毡,最终将鬼子彻底拖垮……
旅首长特别指示,为保证老八团充分发挥自主行动和独立作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必须也加强保密性。要让鬼子摸不清楚自己的行动和计划,使行动更加机动灵活,保密是最大的关键。
为此,旅首长进一步下放指挥权力给老八团,让赵团长和吴政委更加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感到责任更加重大。然而,当想到这一次鬼子采取明暗两线的手法实施新一轮进攻围剿计划的特殊性的时候,两个人就更加对旅首长的英明决策深信不移钦佩不已。
鬼子为了新一轮计划的实施,采取明暗两线的作战策略。首先是派出了大批的特务和特战队员,紧盯八路军的各级指挥机关和后勤机关。在各级指挥机关附近和周围都布置了眼线和特工,甚至是由特战队队员组成的特别小分队,专门为了劫持来往于八路军各级指挥机关的首长和人员。
因应于此,独立旅的首长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减少中间繁冗程序的有力措施。决定一般情况下不再开会。同时,不再利用交通员传送报告或者指示。各战斗单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己的特长,与鬼子展开多种形式的作战手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直到将敌人拖垮,从而粉碎敌人的新一轮的进攻围剿计划。
如此就让鬼子的特务屡屡扑空而形同虚设,造成被动。而老八团则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明暗两线的优势,与山田进行新一轮的周旋、较量和对决。
根据这次旅首长的最新会议精神,赵团长和吴政委决定重新拟定新的行动方案。
第二天,天气格外晴朗。老八团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白天。
赵团长和吴政委两个人的心情有些激动和兴奋。
因为李红林的三人组提前完成任务,安全地携带药品归来,使郭参谋长和另一位重伤员得到了救治,脱离了
生命危险。同时医护队已经将药品拉出了单子,遵照团长的命令和政委的指示,调剂出出一些药品,已派张大勇在两名警卫员的护卫下给旅首长送了去。
刘六虎探得了鬼子山田的真实驻扎地,也顺利归来。
这些情况都让老八团的两位首长异常欣慰和高兴。更让他俩信心十足的是李红林发现了鬼子的秘密粮库。
两个人在昨天晚上休息时,就带着一种特别兴奋的心情入睡的。
虽然,旅首长给了老八团最大的自主权,但是让两个人感到了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但是想到老八团人才济济,这么多的优秀战友们,这么多的优秀的干部战士,这么多的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英雄,内心就有了信心,也有了力量。
早饭以后,李红林三人组向吴政委和赵团长纤细汇报了整个行动的全部过程。
面对吴政委和赵团长的细致入微地询问,李红林与小胡小陈三个人将每一个细节都汇报得异常详细。
但是李红林还是刻意地将他们三个人遇到的惊险,或尽量淡化,或轻描淡写。则将运河一号的艰难与惊险汇报得异常细致。
在汇报运河一号的时候,李红林看到了吴政委的面容立刻变得极为少有的严肃。
“红林同志,你发射信号成功以后,鬼子全城戒严,华美医院被围城铁桶似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啊!”吴政委禁不住站起身来,朝着东方站着,话语顿了住,而后朝向赵团长道:“老赵啊,我没有想到这一层啊,怪我啊!”
“我说我的政委啊,你咋这么说啊,哦不,我理解你的心情,你是说运河一号太危险了,你是为这而自责。”赵团长安慰吴政委道:“我们这是万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啊!”
吴政委还在面朝着东方,默默地发呆。猛地一下子扭过头来望着赵团长时,吴政委的眼圈已经是红红的了。
虽然吴政委没有直接去与运河一号接头,但是他的心里却是时时刻刻都在挂牵着暗线上的运河一号的安危啊!
“哦,老赵,你说得对。”吴政委逡巡一眼李红林、小胡和小陈,说道:“是的,我们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了,只有让大家都去冒着风险来完成者任务啊。别说运河一号,就是李红林小胡小陈三位同志哦,冒的风险更是大啊,穿越鬼子的三道封锁线,这是什么个概念?那一道不是在与死神打交道啊,九死一生啊!”
“不,政委,团长,我们三个认为运河一号的危险超过了我们!”李红林说道。
“是的团长政委,运河一号却是更危险啊。”小胡和小陈也说道。
“诶,你们不要说了。每一个
环节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危险。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不管谁有多么危险,缺了哪一个人也不行。缺了哪一个环节也不行!”赵团长说道:“就像你们三人组,穿越三道封锁线,你能说那一道危险,那一道不危险?那一道也是鬼门关!”
“说得是啊。”吴政委望一眼李红林三个人,慢声说道:“我们所面对的任务,没哟个环节都充满着凶险。运河一号是在源头上,他的危险和凶险是显然的。但是你们三人组来回400多华里,不要说穿越三道生死封锁线,抛开河流山峦都不急,两天半的时间赶回来,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舞着,你们才能做得到啊!”
吴政委说着伸出手来摆动着,紧紧地咬住了嘴唇。
李红林和小胡小陈见政委如此激动,都受到了感染,紧紧地咬住嘴唇,面面相觑。
“我们老八团一定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继续做得更好!”赵团长说着扭脸问李红林道:“李红林同志,你说你们三个人发现了鬼子的秘密粮库,现在就详细地说一说情况吧。”
“哦,这情况,小胡同志,你先说吧。”李红林谦虚地扭脸朝小胡说道:“你说,我我作补充。”
小胡没有想到,就支吾着道:“排长,你是组长,还是你说吧。”
吴政委见状就说道:“可以啊,小胡同志先说,而后李红林同志补充。”
诚然李红林有意把小胡推在前面。因为李红林清楚小胡是号称“火眼金睛”,在率先发现敌情方面功不可没。没想到政委也很支持李红林的建议,让小胡先说。
小胡见状也就不再推辞,于是就把发现敌人的粮库的过程详细地进行了汇报和说明。
吴政委和赵团长一边听小胡说着,一边认真地对照地图,进行判断和确认。
“……我和小陈在组长李红林的领导下,顺利地在临清与运河一号接了头拿到了两包裹药品,都是运河一号用防水油布包裹好的……”小胡说道:”哦,组长李红林两天两夜几乎没有合眼——”
“哎,小胡同志,说情况,别说我们没有合眼啥的。”李红林打断小胡的话说道。
此时李红林就有些后悔让小胡先说情况了,小胡居然说他李红林的辛苦啥的了,于是就打断了小胡的话。
“诶,李红林同志,你不要打断小胡同志的话哦。”吴政委说着鼓励小胡说道:“小胡同志,你继续说下去。”
“哦我是实话实说哦,组长。”小胡看一眼李红林,有看一眼政委和团长,继续说道:“我们回来的时候,又在破窑那里遇到了鬼子的骑兵……”
“哦,这么说,这个破窑可
以算得上是这一带比较明确的一个标志物了。”赵团长随着看了一眼吴政委,随即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道:“怎么,大约是在这个位置。”
“嗯,差不多,清水河以西,秘密粮库的东面偏南一些的地方,距离平汉铁路不远。嗯,应该是这附近的位置,是这里。”吴政委也指着地图上的那个位置,随即他眼睛一亮,嫁给谁顺着清水河往南看去,而后在也胳膊位置上点了一下道:“老赵哦,鬼子的第一道封锁线就是在这里的河口上设置的。”
“哦老吴,我明白了,李红林他们来回所做的路径基本上是绕过了鬼子的第二道封锁线的。”赵团长一边思忖着说话,一边在地图上按图索骥地指着一处地方,说道:“那么说来,鬼子粮库的具体位置,应该是在第二道封锁线附近,距离平汉铁路不远那很有可能就是在这里——”
“哎老赵我打断你一下。”吴政委说道:“现在我突然发现你们三人组没有提到在平汉铁路遇到危险。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情况我来汇报。”李红林抢先说道:“我们开始也以为,来回过铁路可能遇到的危险更大些。但是我们在过铁路的时候发现,与以往我们穿越铁路时的情况相同。也就是鬼子的装甲车每隔半个小时过一趟,再就是利用探照灯来回睇扫。我们抓住这规律,只要等着鬼子装甲车过去,躲过鬼子的探照灯,一切安全之后就快速安全地通过了。”
“嗯,李排长当时就是这样带领我们安全地通过,没遇到危险。”小胡说着看一眼小陈,小陈也点点头说道:“是这样。”
“鬼子在铁路沿线加强了防守,好像显得天衣无缝。再就是鬼子主要是防患游击队扒铁路和沿线的电杆。这得需要时间和大的动静,所以鬼子主要是利用装甲车和探照灯,只要发现情况就立即报警,大部队马上集结。”赵团长说道。
“这么说来,鬼子的秘密粮库就是在这个叫做堰头镇的镇子里无疑了。左边一个村子叫堰口村,西边的村子叫凌洼村……”吴政委一边说着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进行确认道:“三个村子东西连成一线啊,距离平汉铁路六、七华里多。”
“嗯,是这样。”李红林补充道:“那里防守严密,配有狙击手和骑兵巡逻队巡逻队。”
“你们是如何发现这里是鬼子的秘密粮库的呢?”吴政委问道。
“哦这归功于小胡。”李红林说道:“是他的火眼金睛发挥了作用吗,他率先发现了鬼子的运粮的马车队,车上面满装着粮食麻袋,朝着中间的镇子里去的。哦湿柴哦着堰头镇去的,据此就判断这堰头里面必定有鬼子的粮库
。”
“再就是这里鬼子伪军的防守特别严密,配备了狙击手,若不是李排长带领我俩动作利索,不是被狙击手给打中,就是鬼子骑兵给弄住……”小陈说道。
“嗯从鬼子防守和部署上来看,也是有道理的。”吴政委说着继续看着地图,说道:“哎呀好家伙,你们真是命大,你们在这里通过,还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缝隙哦。”
说着吴政委在地域上的一个位置指给赵团长呢看。
“乖乖,再往北不远,就是鬼子的一个大队和几千伪军的重兵驻扎着的,这也是为保卫粮库与铁路线与之呼应的部署。”赵团长守着顺治地图在指向一个位置道:“隗柳镇往西南的五华丽之内就有好几个村子,那里都是鬼子和伪军的驻扎地,这附近到处都是鬼子和伪军,都是为了防守铁路沿线和秘密粮库相呼应的啊。”
“嗯,再往南,二十华里左右,又是一个镇子,叫隗柳镇。隗柳镇往正东十华里左右有一座桥梁,也就是坐落于清水河上的桥梁——”吴政委说道:“这里肯定有鬼子把守……”
“哎呀政委,我们回来的时候就是在这里遇上了鬼子的骑兵——不要慌,我看看地图,哦,对了,政委,团长,这个破窑就在这座桥梁的正东方向这里,也就是说破窑距离这座桥梁十华里左右。”李红林说着在地图上看到刚才漳卫河团长预测的破窑位置几乎是相差无几,一种敬佩油然而生,禁不住指着地图上的破窑位置说道:“哎呀团长政委,首长,你俩真是神预测,这破窑就是在这里的!”
赵团长与吴政委对视一眼,相互笑了笑。吴政委随即敛去笑容,在地图上用铅笔标注了破窑的具体位置。而后继续搜索,随即朝李红林示意让李红林凑到地图上看去……
(本章完)
(第321章 寻找敌人的缝隙<完>)最快阅读最新章节请加入QQ群8:136038580 QQ群9:399062588)
牢记本站最新网址:https://www.00ksb.com
为了粉碎鬼子的新一轮进攻和围剿,八路军某独立旅指挥部制定了更加灵活机动的战略部署。其中之一,就是分兵布局,给以团、营、甚至是连一级更多的自主权。以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在最终目的。继续鼓励和提倡有条件的团、营,开赴太行外线,选择鬼子伪军比较薄弱的地区,与县、区游击队武工队合并,成立游击大队或者游击纵队的做法。目的就是让鬼子到处遭遇到八路军游击队的袭击和攻击。让鬼子伪军被袭击和攻击达到日常化经常化,让鬼子每一天每一时刻都提心吊胆的过日子。鬼子是明线围剿和暗线破坏暗杀相结合,而我们八路军则是内线和外线相互配合,这样就让鬼子每时每刻都坐卧不宁、如坐针毡,最终将鬼子彻底拖垮……
旅首长特别指示,为保证老八团充分发挥自主行动和独立作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必须也加强保密性。要让鬼子摸不清楚自己的行动和计划,使行动更加机动灵活,保密是最大的关键。
为此,旅首长进一步下放指挥权力给老八团,让赵团长和吴政委更加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感到责任更加重大。然而,当想到这一次鬼子采取明暗两线的手法实施新一轮进攻围剿计划的特殊性的时候,两个人就更加对旅首长的英明决策深信不移钦佩不已。
鬼子为了新一轮计划的实施,采取明暗两线的作战策略。首先是派出了大批的特务和特战队员,紧盯八路军的各级指挥机关和后勤机关。在各级指挥机关附近和周围都布置了眼线和特工,甚至是由特战队队员组成的特别小分队,专门为了劫持来往于八路军各级指挥机关的首长和人员。
因应于此,独立旅的首长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减少中间繁冗程序的有力措施。决定一般情况下不再开会。同时,不再利用交通员传送报告或者指示。各战斗单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己的特长,与鬼子展开多种形式的作战手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直到将敌人拖垮,从而粉碎敌人的新一轮的进攻围剿计划。
如此就让鬼子的特务屡屡扑空而形同虚设,造成被动。而老八团则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明暗两线的优势,与山田进行新一轮的周旋、较量和对决。
根据这次旅首长的最新会议精神,赵团长和吴政委决定重新拟定新的行动方案。
第二天,天气格外晴朗。老八团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白天。
赵团长和吴政委两个人的心情有些激动和兴奋。
因为李红林的三人组提前完成任务,安全地携带药品归来,使郭参谋长和另一位重伤员得到了救治,脱离了
生命危险。同时医护队已经将药品拉出了单子,遵照团长的命令和政委的指示,调剂出出一些药品,已派张大勇在两名警卫员的护卫下给旅首长送了去。
刘六虎探得了鬼子山田的真实驻扎地,也顺利归来。
这些情况都让老八团的两位首长异常欣慰和高兴。更让他俩信心十足的是李红林发现了鬼子的秘密粮库。
两个人在昨天晚上休息时,就带着一种特别兴奋的心情入睡的。
虽然,旅首长给了老八团最大的自主权,但是让两个人感到了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但是想到老八团人才济济,这么多的优秀战友们,这么多的优秀的干部战士,这么多的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英雄,内心就有了信心,也有了力量。
早饭以后,李红林三人组向吴政委和赵团长纤细汇报了整个行动的全部过程。
面对吴政委和赵团长的细致入微地询问,李红林与小胡小陈三个人将每一个细节都汇报得异常详细。
但是李红林还是刻意地将他们三个人遇到的惊险,或尽量淡化,或轻描淡写。则将运河一号的艰难与惊险汇报得异常细致。
在汇报运河一号的时候,李红林看到了吴政委的面容立刻变得极为少有的严肃。
“红林同志,你发射信号成功以后,鬼子全城戒严,华美医院被围城铁桶似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啊!”吴政委禁不住站起身来,朝着东方站着,话语顿了住,而后朝向赵团长道:“老赵啊,我没有想到这一层啊,怪我啊!”
“我说我的政委啊,你咋这么说啊,哦不,我理解你的心情,你是说运河一号太危险了,你是为这而自责。”赵团长安慰吴政委道:“我们这是万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啊!”
吴政委还在面朝着东方,默默地发呆。猛地一下子扭过头来望着赵团长时,吴政委的眼圈已经是红红的了。
虽然吴政委没有直接去与运河一号接头,但是他的心里却是时时刻刻都在挂牵着暗线上的运河一号的安危啊!
“哦,老赵,你说得对。”吴政委逡巡一眼李红林、小胡和小陈,说道:“是的,我们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了,只有让大家都去冒着风险来完成者任务啊。别说运河一号,就是李红林小胡小陈三位同志哦,冒的风险更是大啊,穿越鬼子的三道封锁线,这是什么个概念?那一道不是在与死神打交道啊,九死一生啊!”
“不,政委,团长,我们三个认为运河一号的危险超过了我们!”李红林说道。
“是的团长政委,运河一号却是更危险啊。”小胡和小陈也说道。
“诶,你们不要说了。每一个
环节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危险。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不管谁有多么危险,缺了哪一个人也不行。缺了哪一个环节也不行!”赵团长说道:“就像你们三人组,穿越三道封锁线,你能说那一道危险,那一道不危险?那一道也是鬼门关!”
“说得是啊。”吴政委望一眼李红林三个人,慢声说道:“我们所面对的任务,没哟个环节都充满着凶险。运河一号是在源头上,他的危险和凶险是显然的。但是你们三人组来回400多华里,不要说穿越三道生死封锁线,抛开河流山峦都不急,两天半的时间赶回来,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鼓舞着,你们才能做得到啊!”
吴政委说着伸出手来摆动着,紧紧地咬住了嘴唇。
李红林和小胡小陈见政委如此激动,都受到了感染,紧紧地咬住嘴唇,面面相觑。
“我们老八团一定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继续做得更好!”赵团长说着扭脸问李红林道:“李红林同志,你说你们三个人发现了鬼子的秘密粮库,现在就详细地说一说情况吧。”
“哦,这情况,小胡同志,你先说吧。”李红林谦虚地扭脸朝小胡说道:“你说,我我作补充。”
小胡没有想到,就支吾着道:“排长,你是组长,还是你说吧。”
吴政委见状就说道:“可以啊,小胡同志先说,而后李红林同志补充。”
诚然李红林有意把小胡推在前面。因为李红林清楚小胡是号称“火眼金睛”,在率先发现敌情方面功不可没。没想到政委也很支持李红林的建议,让小胡先说。
小胡见状也就不再推辞,于是就把发现敌人的粮库的过程详细地进行了汇报和说明。
吴政委和赵团长一边听小胡说着,一边认真地对照地图,进行判断和确认。
“……我和小陈在组长李红林的领导下,顺利地在临清与运河一号接了头拿到了两包裹药品,都是运河一号用防水油布包裹好的……”小胡说道:”哦,组长李红林两天两夜几乎没有合眼——”
“哎,小胡同志,说情况,别说我们没有合眼啥的。”李红林打断小胡的话说道。
此时李红林就有些后悔让小胡先说情况了,小胡居然说他李红林的辛苦啥的了,于是就打断了小胡的话。
“诶,李红林同志,你不要打断小胡同志的话哦。”吴政委说着鼓励小胡说道:“小胡同志,你继续说下去。”
“哦我是实话实说哦,组长。”小胡看一眼李红林,有看一眼政委和团长,继续说道:“我们回来的时候,又在破窑那里遇到了鬼子的骑兵……”
“哦,这么说,这个破窑可
以算得上是这一带比较明确的一个标志物了。”赵团长随着看了一眼吴政委,随即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道:“怎么,大约是在这个位置。”
“嗯,差不多,清水河以西,秘密粮库的东面偏南一些的地方,距离平汉铁路不远。嗯,应该是这附近的位置,是这里。”吴政委也指着地图上的那个位置,随即他眼睛一亮,嫁给谁顺着清水河往南看去,而后在也胳膊位置上点了一下道:“老赵哦,鬼子的第一道封锁线就是在这里的河口上设置的。”
“哦老吴,我明白了,李红林他们来回所做的路径基本上是绕过了鬼子的第二道封锁线的。”赵团长一边思忖着说话,一边在地图上按图索骥地指着一处地方,说道:“那么说来,鬼子粮库的具体位置,应该是在第二道封锁线附近,距离平汉铁路不远那很有可能就是在这里——”
“哎老赵我打断你一下。”吴政委说道:“现在我突然发现你们三人组没有提到在平汉铁路遇到危险。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情况我来汇报。”李红林抢先说道:“我们开始也以为,来回过铁路可能遇到的危险更大些。但是我们在过铁路的时候发现,与以往我们穿越铁路时的情况相同。也就是鬼子的装甲车每隔半个小时过一趟,再就是利用探照灯来回睇扫。我们抓住这规律,只要等着鬼子装甲车过去,躲过鬼子的探照灯,一切安全之后就快速安全地通过了。”
“嗯,李排长当时就是这样带领我们安全地通过,没遇到危险。”小胡说着看一眼小陈,小陈也点点头说道:“是这样。”
“鬼子在铁路沿线加强了防守,好像显得天衣无缝。再就是鬼子主要是防患游击队扒铁路和沿线的电杆。这得需要时间和大的动静,所以鬼子主要是利用装甲车和探照灯,只要发现情况就立即报警,大部队马上集结。”赵团长说道。
“这么说来,鬼子的秘密粮库就是在这个叫做堰头镇的镇子里无疑了。左边一个村子叫堰口村,西边的村子叫凌洼村……”吴政委一边说着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进行确认道:“三个村子东西连成一线啊,距离平汉铁路六、七华里多。”
“嗯,是这样。”李红林补充道:“那里防守严密,配有狙击手和骑兵巡逻队巡逻队。”
“你们是如何发现这里是鬼子的秘密粮库的呢?”吴政委问道。
“哦这归功于小胡。”李红林说道:“是他的火眼金睛发挥了作用吗,他率先发现了鬼子的运粮的马车队,车上面满装着粮食麻袋,朝着中间的镇子里去的。哦湿柴哦着堰头镇去的,据此就判断这堰头里面必定有鬼子的粮库
。”
“再就是这里鬼子伪军的防守特别严密,配备了狙击手,若不是李排长带领我俩动作利索,不是被狙击手给打中,就是鬼子骑兵给弄住……”小陈说道。
“嗯从鬼子防守和部署上来看,也是有道理的。”吴政委说着继续看着地图,说道:“哎呀好家伙,你们真是命大,你们在这里通过,还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缝隙哦。”
说着吴政委在地域上的一个位置指给赵团长呢看。
“乖乖,再往北不远,就是鬼子的一个大队和几千伪军的重兵驻扎着的,这也是为保卫粮库与铁路线与之呼应的部署。”赵团长守着顺治地图在指向一个位置道:“隗柳镇往西南的五华丽之内就有好几个村子,那里都是鬼子和伪军的驻扎地,这附近到处都是鬼子和伪军,都是为了防守铁路沿线和秘密粮库相呼应的啊。”
“嗯,再往南,二十华里左右,又是一个镇子,叫隗柳镇。隗柳镇往正东十华里左右有一座桥梁,也就是坐落于清水河上的桥梁——”吴政委说道:“这里肯定有鬼子把守……”
“哎呀政委,我们回来的时候就是在这里遇上了鬼子的骑兵——不要慌,我看看地图,哦,对了,政委,团长,这个破窑就在这座桥梁的正东方向这里,也就是说破窑距离这座桥梁十华里左右。”李红林说着在地图上看到刚才漳卫河团长预测的破窑位置几乎是相差无几,一种敬佩油然而生,禁不住指着地图上的破窑位置说道:“哎呀团长政委,首长,你俩真是神预测,这破窑就是在这里的!”
赵团长与吴政委对视一眼,相互笑了笑。吴政委随即敛去笑容,在地图上用铅笔标注了破窑的具体位置。而后继续搜索,随即朝李红林示意让李红林凑到地图上看去……
(本章完)
(第321章 寻找敌人的缝隙<完>)最快阅读最新章节请加入QQ群8:136038580 QQ群9:39906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