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生死决斗_第104章 一切为了特别任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抗战之生死决斗 零点书院”查找最新章节!
牢记本站最新网址:https://www.00ksb.com
与沈二爷告辞以后,张大勇与刘六虎就不敢耽搁,挑起篓子就快步穿过大半个城区的街巷和小桥,直接朝着箍桶巷走来。
二人是要现场查勘地形,为明天晚上的行动做好一切准备。
为安全计,必须避开日伪军的所有岗卡和特务的眼线。于是,张大勇做出了一项大胆的计划——决定穿越河道。
也就是说从运河一号手中取了药品以后,不能走摆渡,更不能走河上的桥,直接在河上建立溜索,人从河里游,药品从溜索上过河。
特务连毕竟是特别连队,行动计划往往出人意料,更让敌人措手不及。
刘六虎家院的地窖里还藏着两捆纤绳。这两捆纤绳就是准备为了应急过河用的。这次就要派上用场。
因此,张大勇带着刘六虎先来到箍桶巷,然后从箍桶巷开始,一步一步地往南勘查。如此算下来,必须穿越几个杭大运河与漳卫河两条河才能到达漳卫河以西。然后直接带着药品连夜赶紧回部队交到首长手里。
同时张大勇觉得,完成任务以后,随即直接向团首长汇报日本人在临清摆设擂台的情况,与首长一起分析敌人的具体动向和阴谋,谋划应对策略,然后再根据首长的命令行事。即使已经忍无可忍,但是作为军人,也必须向首长汇报,并提出建议。一切听从指挥,绝不可莽撞。
张大勇相信,团首长也绝对会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件大事来对待,肯定会有更好的办法来对付敌人。
因此张大勇更有信心了。
两个人来到了箍桶巷。从昨晚上接头的地方停了住。两个人认真地逡巡四周围的情形。
箍桶巷与它连同的其他巷子一样,曲曲弯弯,并且都比较狭窄。虽然街巷的两边多是店铺,但是因为战争,很不景气,大多都没有开门。只有三分之一尚在惨淡经营着。因此虽然是下午,太阳还老高,但是街巷显得很冷清。远没有运河北街和鼓楼西街那里热闹一些。
这个巷子与竹竿巷一样,似乎都大体上是东北西南走向。说是大体上,因为巷子都是弯弯曲曲的,只是大体上是觉得由东北方向朝着西南方向弯曲罢了。
竹竿巷在箍桶巷的北面相邻。再往北就是会通河了。
刘六虎在这里就有些转向了。亏得张大勇自小在这一带穿街走巷习惯了。他在这里不仅不会掉向,而且像是找到了儿时的感觉一样,因为这里距离他的家很近。
然而,一想到家的时候,他就努力将自己的意识打了住,努力不去再想。
好在有重要的任务在身,否则,他绝不会来这里的。
他不敢去想自己的家。
眼下
是有重要的任务在等着他和他的战友们完成。而这项任务又容不得出现任何差迟和半点儿疏漏——因为这项任务关乎着指战员们的生命!
两个人沿着巷子往南走,继续勘查这里的地形特征和每一个巷口。以避免明晚的接货行动无所适从和手忙脚乱。
这是张大勇养成的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和实施一项重要行动之前,张大勇总是要亲自实地勘查地形,亲手掌握现场情况。像长水崖战斗那次,他与王钢装扮成马车夫深入魔窟勘查,获取了敌人据点里的部署和地形地貌,令敌人难以想象。
每次特殊任务的完成,都浸透着张大勇和他的战友们的辛劳和心血。作为连长,张大勇所信奉的,就是在行动开始前的充分准备和细心筹谋。
每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就像参加一次未知的考试,哪怕准备的用不上。宁肯多费力也要多准备。
这是他和他的战友们,之所以能顺利完成许多特殊任务的一个重要秘笈。
因此,刘六虎和战友们也知道自己连长的这个脾性,在行动之前,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的侦察,一次次的琢磨和筹谋。
这一次,也和以往一样,张大勇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甚至考虑好了不同的几套方案。就是考虑遇到麻烦的时候,如何进行应对。目的就是确保行动的万无一失。
从箍桶巷往南,有纸马巷、石头巷、磨盘巷、细银巷等等好多个巷子,都与箍桶巷相连接,相串通。张大勇对这些巷子的连接和串口都熟悉,他闭着眼睛也能走出来。因此不用担心走迷失。
尽管如此,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让刘六虎熟悉一下这里的地形地貌,以便晚上行动的时候得心应手行动迅速,不会因为地形不熟而耽搁了大事。
诚然,明晚接到货物以后,一切就都由张大勇来指挥了。张大勇心想,为防万一遇到敌情变化,以便迅速引开敌人,就有可能与刘六虎分开行动。因此他在巷子里边走便交代刘六虎,一定要记住这些巷子的特征。
“六虎,看到没。”张大勇指着与箍桶巷连接的巷口说道:“这些巷子无论钻进了哪一个,你就只管往里走,因为这些个巷子无论怎么弯扭,最终也是朝着南面通连,你就只管走,一直朝着南走,只要有巷口,你就朝里面走去,一直到河沿,那就是京杭大运河了。”
“嗯,表哥,我记住了。”刘六虎说道。
“万一我们几个人走失了,相互之间不要等,各自分别一直朝南走,我们在大运河的河沿上集合——”张大勇再次强调说道。
“嗯。”刘六虎答应道。
刘六虎
心里清楚,实际上连长已经进入了角色。他把明天晚上的任务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张大勇的一贯作风。为了完成任务,枉顾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由此,刘六虎不由得回忆起这几年,曾经在张大勇的直接领导下,完成的那一个个特殊任务的情景来。每一次特殊任务的完成,无不是张大勇带领大家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结果。
连长张大勇为了完成特殊任务,已经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亲人。想到这里,刘六虎禁不住一阵激动。精神更足,不敢稍有懈怠。认真地跟着连长观察地形,并且悉心地记住这些巷口的走向特点。
两个人穿过一些弯曲的巷子,来到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比较宽些的斜街上,刘六虎望一眼张大勇。
张大勇即刻明白了刘六虎的意思,他刚才是没提到这条斜街。于是他说道:“六虎,看到没有。这条街不要去管它,你看对面,还是有一些巷口——看到没有?对面的任何一个巷口都可以直接通往运河的河边——因为运河也是弯曲的——”
刘六虎点点头,心里说,还是连长想的周到,假如不是现场来看,晚上带着药品来到这里,必然犹豫,弄不好就会耽搁大事。
其实这就是现场勘查的好处。无论口头怎么交代,也难免挂一漏万。只有现场来看,到时候才会果断行事,而不至于无所适从。
平时里,执行任何任务的时候,即使有地图,张大勇也要亲自前往勘察地形,因为地图上往往不能显示地形的实际特征。张大勇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战前轻松了事,战时死无全尸。这个口头禅都是他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长水崖战斗之所以闪击成功,说到底,也是战前认真侦察悉心准备的结果。
两个人穿过这条东西斜街直接钻入了一个巷子。果然这个巷子就通到了大运河岸边上。
京杭大运河的这一河段,大体上是从东南方向朝着西北方向流淌,最后直接经头闸口流入漳卫河。在穿越临清城区的时候,却是七扭八拐弯弯曲曲的,有时候甚至于是朝着东北走向,然后又朝东南方向流淌,沿河的巷子也因此是弯曲的了。
张大勇与刘六虎沿着运河边沿朝着东南方向走。张大勇边走边逡巡运河两岸的河沿的情形。实际上他是在查勘,究竟在哪里过河比较方便和安全。
正是因为这一区域有河道阻拦,敌人才不大注意这里。张大勇因此选择这样一条线路,把药品接手以后,从这一区域安全地运出城去。
按照张大勇的想法,两岸的岸边上最好都有树木。那样就可以直接将纤绳扔过河岸,拴在树上,四个
人直接将药品溜过河去。那样药品就不会被河水弄湿。
然而,在这条河岸边上,有树的地方还真得不好找。河岸的两边大都是光秃秃的。即使有树,也距离河岸与河床太远。纤绳难以够得着。
两个人沿着河岸走了一段距离,好不容易找到北岸的河床上有几簇柳树杂木,虽然不是很粗,但是拴纤绳海是没有问题。唯一的缺憾就是对面没有任何树木。
张大勇望一眼刘六虎。刘六虎随即将扁担一举说道:“连长,那岸就用它了!”
张大勇不禁喜上眉梢道:“就是它了——六虎哦,看来,你的扁担就要派上用场了哦!”
刘六虎也高兴地咧嘴笑了,随即他朝对岸望过去,眼睛突地一亮,喊道:“连长快看——”
张大勇随着刘六虎的手指看过去,对岸那里有好多半拉的城砖——
“嗯,六虎哦,我们要是不带斧头,就用它们将扁担砸下去!”张大勇也兴奋地说道。
那些砖头也能将扁担砸进河岸边的泥土里当作一个结实的桩子了。张大勇心想,为了更有保证,还是要带着斧子和木桩前来。
其实,到时候即使没有木桩,纤绳的一头拴在这岸的树身上,另一头拴在对岸的扁担上,一个溜索也就解决了。
“来,我们游过去,试试水深。”张大勇说道。
刘六虎答应了一声,就直接带着扁担篓子朝着河床下的水边走去,直接进入水中游了起来,张大勇紧随其后,跟着刘六虎朝对岸游去。
水面其实不算很宽,也就是二十多丈。水流也不很急,两个人很快就游到了对岸。
到了对岸,两人又模拟了一下溜索的情形,而后直接奔漳卫河的河岸走去——
(本章完)
(第104章 一切为了特别任务<完>)最快阅读最新章节请加入QQ群8:136038580 QQ群9:399062588)
牢记本站最新网址:https://www.00ksb.com
与沈二爷告辞以后,张大勇与刘六虎就不敢耽搁,挑起篓子就快步穿过大半个城区的街巷和小桥,直接朝着箍桶巷走来。
二人是要现场查勘地形,为明天晚上的行动做好一切准备。
为安全计,必须避开日伪军的所有岗卡和特务的眼线。于是,张大勇做出了一项大胆的计划——决定穿越河道。
也就是说从运河一号手中取了药品以后,不能走摆渡,更不能走河上的桥,直接在河上建立溜索,人从河里游,药品从溜索上过河。
特务连毕竟是特别连队,行动计划往往出人意料,更让敌人措手不及。
刘六虎家院的地窖里还藏着两捆纤绳。这两捆纤绳就是准备为了应急过河用的。这次就要派上用场。
因此,张大勇带着刘六虎先来到箍桶巷,然后从箍桶巷开始,一步一步地往南勘查。如此算下来,必须穿越几个杭大运河与漳卫河两条河才能到达漳卫河以西。然后直接带着药品连夜赶紧回部队交到首长手里。
同时张大勇觉得,完成任务以后,随即直接向团首长汇报日本人在临清摆设擂台的情况,与首长一起分析敌人的具体动向和阴谋,谋划应对策略,然后再根据首长的命令行事。即使已经忍无可忍,但是作为军人,也必须向首长汇报,并提出建议。一切听从指挥,绝不可莽撞。
张大勇相信,团首长也绝对会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件大事来对待,肯定会有更好的办法来对付敌人。
因此张大勇更有信心了。
两个人来到了箍桶巷。从昨晚上接头的地方停了住。两个人认真地逡巡四周围的情形。
箍桶巷与它连同的其他巷子一样,曲曲弯弯,并且都比较狭窄。虽然街巷的两边多是店铺,但是因为战争,很不景气,大多都没有开门。只有三分之一尚在惨淡经营着。因此虽然是下午,太阳还老高,但是街巷显得很冷清。远没有运河北街和鼓楼西街那里热闹一些。
这个巷子与竹竿巷一样,似乎都大体上是东北西南走向。说是大体上,因为巷子都是弯弯曲曲的,只是大体上是觉得由东北方向朝着西南方向弯曲罢了。
竹竿巷在箍桶巷的北面相邻。再往北就是会通河了。
刘六虎在这里就有些转向了。亏得张大勇自小在这一带穿街走巷习惯了。他在这里不仅不会掉向,而且像是找到了儿时的感觉一样,因为这里距离他的家很近。
然而,一想到家的时候,他就努力将自己的意识打了住,努力不去再想。
好在有重要的任务在身,否则,他绝不会来这里的。
他不敢去想自己的家。
眼下
是有重要的任务在等着他和他的战友们完成。而这项任务又容不得出现任何差迟和半点儿疏漏——因为这项任务关乎着指战员们的生命!
两个人沿着巷子往南走,继续勘查这里的地形特征和每一个巷口。以避免明晚的接货行动无所适从和手忙脚乱。
这是张大勇养成的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和实施一项重要行动之前,张大勇总是要亲自实地勘查地形,亲手掌握现场情况。像长水崖战斗那次,他与王钢装扮成马车夫深入魔窟勘查,获取了敌人据点里的部署和地形地貌,令敌人难以想象。
每次特殊任务的完成,都浸透着张大勇和他的战友们的辛劳和心血。作为连长,张大勇所信奉的,就是在行动开始前的充分准备和细心筹谋。
每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就像参加一次未知的考试,哪怕准备的用不上。宁肯多费力也要多准备。
这是他和他的战友们,之所以能顺利完成许多特殊任务的一个重要秘笈。
因此,刘六虎和战友们也知道自己连长的这个脾性,在行动之前,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的侦察,一次次的琢磨和筹谋。
这一次,也和以往一样,张大勇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甚至考虑好了不同的几套方案。就是考虑遇到麻烦的时候,如何进行应对。目的就是确保行动的万无一失。
从箍桶巷往南,有纸马巷、石头巷、磨盘巷、细银巷等等好多个巷子,都与箍桶巷相连接,相串通。张大勇对这些巷子的连接和串口都熟悉,他闭着眼睛也能走出来。因此不用担心走迷失。
尽管如此,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让刘六虎熟悉一下这里的地形地貌,以便晚上行动的时候得心应手行动迅速,不会因为地形不熟而耽搁了大事。
诚然,明晚接到货物以后,一切就都由张大勇来指挥了。张大勇心想,为防万一遇到敌情变化,以便迅速引开敌人,就有可能与刘六虎分开行动。因此他在巷子里边走便交代刘六虎,一定要记住这些巷子的特征。
“六虎,看到没。”张大勇指着与箍桶巷连接的巷口说道:“这些巷子无论钻进了哪一个,你就只管往里走,因为这些个巷子无论怎么弯扭,最终也是朝着南面通连,你就只管走,一直朝着南走,只要有巷口,你就朝里面走去,一直到河沿,那就是京杭大运河了。”
“嗯,表哥,我记住了。”刘六虎说道。
“万一我们几个人走失了,相互之间不要等,各自分别一直朝南走,我们在大运河的河沿上集合——”张大勇再次强调说道。
“嗯。”刘六虎答应道。
刘六虎
心里清楚,实际上连长已经进入了角色。他把明天晚上的任务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张大勇的一贯作风。为了完成任务,枉顾一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由此,刘六虎不由得回忆起这几年,曾经在张大勇的直接领导下,完成的那一个个特殊任务的情景来。每一次特殊任务的完成,无不是张大勇带领大家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结果。
连长张大勇为了完成特殊任务,已经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亲人。想到这里,刘六虎禁不住一阵激动。精神更足,不敢稍有懈怠。认真地跟着连长观察地形,并且悉心地记住这些巷口的走向特点。
两个人穿过一些弯曲的巷子,来到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比较宽些的斜街上,刘六虎望一眼张大勇。
张大勇即刻明白了刘六虎的意思,他刚才是没提到这条斜街。于是他说道:“六虎,看到没有。这条街不要去管它,你看对面,还是有一些巷口——看到没有?对面的任何一个巷口都可以直接通往运河的河边——因为运河也是弯曲的——”
刘六虎点点头,心里说,还是连长想的周到,假如不是现场来看,晚上带着药品来到这里,必然犹豫,弄不好就会耽搁大事。
其实这就是现场勘查的好处。无论口头怎么交代,也难免挂一漏万。只有现场来看,到时候才会果断行事,而不至于无所适从。
平时里,执行任何任务的时候,即使有地图,张大勇也要亲自前往勘察地形,因为地图上往往不能显示地形的实际特征。张大勇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战前轻松了事,战时死无全尸。这个口头禅都是他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长水崖战斗之所以闪击成功,说到底,也是战前认真侦察悉心准备的结果。
两个人穿过这条东西斜街直接钻入了一个巷子。果然这个巷子就通到了大运河岸边上。
京杭大运河的这一河段,大体上是从东南方向朝着西北方向流淌,最后直接经头闸口流入漳卫河。在穿越临清城区的时候,却是七扭八拐弯弯曲曲的,有时候甚至于是朝着东北走向,然后又朝东南方向流淌,沿河的巷子也因此是弯曲的了。
张大勇与刘六虎沿着运河边沿朝着东南方向走。张大勇边走边逡巡运河两岸的河沿的情形。实际上他是在查勘,究竟在哪里过河比较方便和安全。
正是因为这一区域有河道阻拦,敌人才不大注意这里。张大勇因此选择这样一条线路,把药品接手以后,从这一区域安全地运出城去。
按照张大勇的想法,两岸的岸边上最好都有树木。那样就可以直接将纤绳扔过河岸,拴在树上,四个
人直接将药品溜过河去。那样药品就不会被河水弄湿。
然而,在这条河岸边上,有树的地方还真得不好找。河岸的两边大都是光秃秃的。即使有树,也距离河岸与河床太远。纤绳难以够得着。
两个人沿着河岸走了一段距离,好不容易找到北岸的河床上有几簇柳树杂木,虽然不是很粗,但是拴纤绳海是没有问题。唯一的缺憾就是对面没有任何树木。
张大勇望一眼刘六虎。刘六虎随即将扁担一举说道:“连长,那岸就用它了!”
张大勇不禁喜上眉梢道:“就是它了——六虎哦,看来,你的扁担就要派上用场了哦!”
刘六虎也高兴地咧嘴笑了,随即他朝对岸望过去,眼睛突地一亮,喊道:“连长快看——”
张大勇随着刘六虎的手指看过去,对岸那里有好多半拉的城砖——
“嗯,六虎哦,我们要是不带斧头,就用它们将扁担砸下去!”张大勇也兴奋地说道。
那些砖头也能将扁担砸进河岸边的泥土里当作一个结实的桩子了。张大勇心想,为了更有保证,还是要带着斧子和木桩前来。
其实,到时候即使没有木桩,纤绳的一头拴在这岸的树身上,另一头拴在对岸的扁担上,一个溜索也就解决了。
“来,我们游过去,试试水深。”张大勇说道。
刘六虎答应了一声,就直接带着扁担篓子朝着河床下的水边走去,直接进入水中游了起来,张大勇紧随其后,跟着刘六虎朝对岸游去。
水面其实不算很宽,也就是二十多丈。水流也不很急,两个人很快就游到了对岸。
到了对岸,两人又模拟了一下溜索的情形,而后直接奔漳卫河的河岸走去——
(本章完)
(第104章 一切为了特别任务<完>)最快阅读最新章节请加入QQ群8:136038580 QQ群9:39906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