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辽东特种兵_第二百八十四章 阁老来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辽东特种兵 零点书院”查找最新章节!
牢记本站最新网址:https://www.00ksb.com
在收到朝廷传来的邸报的时候,凌云明显要比俞慕白更加的理智一些,他想起来,温体仁之所以现在只收拾了刘鸿自己,暂时还没有对别人下手,是想温水煮青蛙,一旦时机成熟了,很可能搂草打兔子,连根拔起。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无论是自己这个当年的老部下,还是这位眼前还雄踞东南的直浙总督,最终都逃脱不了的命运就是被整垮整臭,失去兵权。至于之后的事情,到底是归老乡间还是直接上菜市口,那要看温阁老的心情怎么样。
听完了凌云的分析之后,俞慕白的额头冒出了一丝的冷汗,他们现在更多的顾忌并不是个人的安危和荣辱,是如果真的会这样的话,大明王朝本来现在就已经风雨飘摇,就更加的岌岌可危了。
俞慕白看看凌云,问道“凌兄,你有什么想法,不妨都说出来,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你之口,入我之耳。无论有什么话,都不妨之言,依你的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
凌云不假思索的说“俞兄啊,事情到了如今的这步田地,我还能说什么呢,无非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无论皇帝是圣明,还是昏聩。我们都是为人臣子,都应该俯首效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在俞慕白的印象中,凌云是很有自己性格和想法的一个人,他的很多的脾气秉性都和其他官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没想到这样的话竟然是他口中说出,不知道是一句无奈的话,还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然而仔细的想想,却也真的是十分的无奈,不这么说的话,难道还有什么办法,无论皇帝到最后能够幡然醒悟,还是继续这样的宠信温体仁这个奸臣,他们都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这个前提就是,你还是大明王朝的臣子,除非你选择造反,不吃朱家的这碗饭了。但是无论是作为功臣之后的俞慕白,还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凌云,他们都不会去那样选择。
因为这不仅违背了传统的忠君的道德,更加会直接导致天下大乱,会让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很多生灵遭到涂炭,那样的话,就和李自成、张献忠之类的流贼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了。
两人相顾无言,最后凌云说“俞兄,我本来想留你在这里多住几日的,看这样子,你还是不要在此逗留了。马上返回南直隶,做一下布置吧。对于你平时比较亲近的官员吏属,都做一个筛选,免得到时候他们在你的身边撕开口子。还有,你既然是带人来和我做军事交流的,那你的人马留下,你先行返回,这些人还在这里,过几天再陆续回去,免得落下什么口实。”
现在想想,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下午,俞慕白轻装简从,带着几个亲信,便装离去。
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凌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心说,这就是一个信号,以后凡是和刘鸿有过接触的人,恐怕日子都不好过了。
不过他还是个谨慎的人,还是像模像样的布置着两军之间的互相交流训练,像是真的有这么回事一样。
就在几天之后,从京城来了一封私人信件,他想破了头都没有想到,这封信竟然是来自于一个他从来都沾不上边的人。
因为写这封信给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内阁首辅大学士,温体仁。
在刘鸿被一撸到底之后,凌云的一个想法就是,刘鸿曾经提拔的和亲近的人,都已经到了温阁老的黑名单上面,所以慢慢的都会被他一个个的收拾掉。这个时候,唯有小心谨慎,提防着了他的道。
但是这封信,却是颠覆了凌云的认知,让他觉得自己是小瞧了这位温阁老。
信中说的非常的客气,意思是凌云从一介微末的士兵开始,慢慢的立下功勋,做到了今天的地位,这是一步一个脚印打出来的,是真正的智勇之将,因此兵部侍郎这个位置,似乎已经不足以奖赏功绩。因此想要奏请皇上,因为辽东经略出缺,想要凌云补授辽东经略,加兵部尚书衔。问问他是否愿意接受。
这信客气了一番,其实就是一个意思,给你升官,要你上船。如果你接受,你以后就算是温阁老的人了,如果你不接受,接下来再慢慢的收拾你。
凌云想了很久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这空出来的辽东经略这个位置会凭空的就落在自己的头上,虽然这个位置并不是什么香饽饽,但是这意味着边关重镇的兵权。所以,温体仁完全有理由给自己的亲信,而不是一个素昧平生的侍郎,而且这个侍郎还是刘鸿一手提拔起来的。
但是这样的事情,现在还不能满世界张扬去,因此他找来了武杰,两人商议了一番。
武杰说“我想,很可能是这位温大人是因为你曾经被刘大人给弹劾过,认为你对刘大人心中也有芥蒂,所以才会拉拢你。”
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凌云马上就明白了,在温体仁的眼中,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因为刘采莲的事情,凌云曾经被刘鸿弹劾过,因此他就认为,凌云是完全可以拉拢的。
而且温体仁也并不是傻瓜,就凌云自己的军事指挥素养和手下军队的强悍力,整个大明九边,就没有一个敢说个不服的。如果能把凌云给收到麾下,自然会比自己原来的那些酒囊饭袋有用的多了。
现在事情基本上已经弄清楚了,应该怎么应对是要考虑的问题。
武杰想了很久,才说“我觉得,你应该接受这个职位,无论如何,辽东经略这个位置,太过于重要了。如果你能够成为辽东经略,那么辽东的一切就是你说了算,而如果清军知道了这个消息的话,他们再想出兵辽东,就得好好的掂量一下了。”
凌云却白了他一眼说“武大哥,你这是站在岸上不知道水底下凉。如果我接了这个位子,就等于我承认了上温体仁的贼船,本来我是行得正站得直,走到那里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凌云这两个字,就是铁骨铮铮。如果我答应了温体仁”。
还没等他继续说下去,武杰就替他说道“就会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家戳脊梁骨,说是背叛了老上司,背叛了气节。说是软骨头,说是没人性。可能会骂的更狠一些。如果再有什么不怕死的,当面还可能吐唾沫。”
凌云很郁闷,心说你都知道,还让我答应这个温体仁。简直有点无语了。他说“武大哥,你既然清楚,这样会落下一个骂名,还建议我答应他,岂不是坑害我不成。”
武杰劝说道“曹操曾经说,天下骂我的人很多,但我就是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就是说,有些东西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些东西就是虚的。要抓住实实在在的,不要看那些虚的。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辽东,是最实在的。如果辽东经略被别人做了,能不能挡住清军的后续进攻,很难说。”
用凌云那个时代的话说,就是理都懂,然并卵。他宁愿在冲锋陷阵的时候被人给砍死,也不愿意别人在背后骂他,虽然他知道这是作为一名将官甚至的边帅的致命缺陷,可是他就是不能够接受这些。
他对武杰说“我不想得罪这位温大人,也不想就此就范。这样吧,就请武大哥代笔,给这位阁老大人回一封信,也别把话说的太绝了,就说是西北这边兵荒马乱,暂时还真是走不开,但承蒙阁老大人抬举,如果以后能有机会,肯定是登门致谢。之类的鬼话,就多说几句,反正说好听的也不要钱。”
一起公事太久了,武杰自然是知道凌云是什么脾气的,现在他也不好多劝。再说他也很能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虽然凌云一直都是以大哥相称,也把他当做实际上的二号人物。但武杰知道,自己就该做好自己的事情,只出意见不拍板,不会造成抢班夺权的问题。
武杰出去以后,凌云自己考虑了很久,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不能够接受自己去向温体仁屈膝。
迷迷糊糊的,他就睡着了。也许这片刻的睡眠,能够让他的内心得以安静,因为最近的确发生了太多的猝不及防的事情,根本就不会给人留下思考的时间。
写一封信是很简单的,武杰写好之后,交给信差带了回去。信中不乏对温大人的溢美之词,凌云说的没有毛病,反正是好话不花钱,那就哄着他说,别把路走绝了,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再说俞慕白,一路晓行夜宿,也不住驿站,不想被人发现行迹。能睡的地方,就靠着马背睡一会,如果实在是太冷,就找个民宿略作休息,五天之后,也回到了南直隶,自己的地盘上。
(第二百八十四章 阁老来信<完>)最快阅读最新章节请加入QQ群8:136038580 QQ群9:399062588)
牢记本站最新网址:https://www.00ksb.com
在收到朝廷传来的邸报的时候,凌云明显要比俞慕白更加的理智一些,他想起来,温体仁之所以现在只收拾了刘鸿自己,暂时还没有对别人下手,是想温水煮青蛙,一旦时机成熟了,很可能搂草打兔子,连根拔起。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无论是自己这个当年的老部下,还是这位眼前还雄踞东南的直浙总督,最终都逃脱不了的命运就是被整垮整臭,失去兵权。至于之后的事情,到底是归老乡间还是直接上菜市口,那要看温阁老的心情怎么样。
听完了凌云的分析之后,俞慕白的额头冒出了一丝的冷汗,他们现在更多的顾忌并不是个人的安危和荣辱,是如果真的会这样的话,大明王朝本来现在就已经风雨飘摇,就更加的岌岌可危了。
俞慕白看看凌云,问道“凌兄,你有什么想法,不妨都说出来,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你之口,入我之耳。无论有什么话,都不妨之言,依你的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
凌云不假思索的说“俞兄啊,事情到了如今的这步田地,我还能说什么呢,无非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无论皇帝是圣明,还是昏聩。我们都是为人臣子,都应该俯首效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在俞慕白的印象中,凌云是很有自己性格和想法的一个人,他的很多的脾气秉性都和其他官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没想到这样的话竟然是他口中说出,不知道是一句无奈的话,还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然而仔细的想想,却也真的是十分的无奈,不这么说的话,难道还有什么办法,无论皇帝到最后能够幡然醒悟,还是继续这样的宠信温体仁这个奸臣,他们都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这个前提就是,你还是大明王朝的臣子,除非你选择造反,不吃朱家的这碗饭了。但是无论是作为功臣之后的俞慕白,还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凌云,他们都不会去那样选择。
因为这不仅违背了传统的忠君的道德,更加会直接导致天下大乱,会让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很多生灵遭到涂炭,那样的话,就和李自成、张献忠之类的流贼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了。
两人相顾无言,最后凌云说“俞兄,我本来想留你在这里多住几日的,看这样子,你还是不要在此逗留了。马上返回南直隶,做一下布置吧。对于你平时比较亲近的官员吏属,都做一个筛选,免得到时候他们在你的身边撕开口子。还有,你既然是带人来和我做军事交流的,那你的人马留下,你先行返回,这些人还在这里,过几天再陆续回去,免得落下什么口实。”
现在想想,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下午,俞慕白轻装简从,带着几个亲信,便装离去。
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凌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心说,这就是一个信号,以后凡是和刘鸿有过接触的人,恐怕日子都不好过了。
不过他还是个谨慎的人,还是像模像样的布置着两军之间的互相交流训练,像是真的有这么回事一样。
就在几天之后,从京城来了一封私人信件,他想破了头都没有想到,这封信竟然是来自于一个他从来都沾不上边的人。
因为写这封信给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内阁首辅大学士,温体仁。
在刘鸿被一撸到底之后,凌云的一个想法就是,刘鸿曾经提拔的和亲近的人,都已经到了温阁老的黑名单上面,所以慢慢的都会被他一个个的收拾掉。这个时候,唯有小心谨慎,提防着了他的道。
但是这封信,却是颠覆了凌云的认知,让他觉得自己是小瞧了这位温阁老。
信中说的非常的客气,意思是凌云从一介微末的士兵开始,慢慢的立下功勋,做到了今天的地位,这是一步一个脚印打出来的,是真正的智勇之将,因此兵部侍郎这个位置,似乎已经不足以奖赏功绩。因此想要奏请皇上,因为辽东经略出缺,想要凌云补授辽东经略,加兵部尚书衔。问问他是否愿意接受。
这信客气了一番,其实就是一个意思,给你升官,要你上船。如果你接受,你以后就算是温阁老的人了,如果你不接受,接下来再慢慢的收拾你。
凌云想了很久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这空出来的辽东经略这个位置会凭空的就落在自己的头上,虽然这个位置并不是什么香饽饽,但是这意味着边关重镇的兵权。所以,温体仁完全有理由给自己的亲信,而不是一个素昧平生的侍郎,而且这个侍郎还是刘鸿一手提拔起来的。
但是这样的事情,现在还不能满世界张扬去,因此他找来了武杰,两人商议了一番。
武杰说“我想,很可能是这位温大人是因为你曾经被刘大人给弹劾过,认为你对刘大人心中也有芥蒂,所以才会拉拢你。”
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凌云马上就明白了,在温体仁的眼中,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因为刘采莲的事情,凌云曾经被刘鸿弹劾过,因此他就认为,凌云是完全可以拉拢的。
而且温体仁也并不是傻瓜,就凌云自己的军事指挥素养和手下军队的强悍力,整个大明九边,就没有一个敢说个不服的。如果能把凌云给收到麾下,自然会比自己原来的那些酒囊饭袋有用的多了。
现在事情基本上已经弄清楚了,应该怎么应对是要考虑的问题。
武杰想了很久,才说“我觉得,你应该接受这个职位,无论如何,辽东经略这个位置,太过于重要了。如果你能够成为辽东经略,那么辽东的一切就是你说了算,而如果清军知道了这个消息的话,他们再想出兵辽东,就得好好的掂量一下了。”
凌云却白了他一眼说“武大哥,你这是站在岸上不知道水底下凉。如果我接了这个位子,就等于我承认了上温体仁的贼船,本来我是行得正站得直,走到那里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凌云这两个字,就是铁骨铮铮。如果我答应了温体仁”。
还没等他继续说下去,武杰就替他说道“就会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家戳脊梁骨,说是背叛了老上司,背叛了气节。说是软骨头,说是没人性。可能会骂的更狠一些。如果再有什么不怕死的,当面还可能吐唾沫。”
凌云很郁闷,心说你都知道,还让我答应这个温体仁。简直有点无语了。他说“武大哥,你既然清楚,这样会落下一个骂名,还建议我答应他,岂不是坑害我不成。”
武杰劝说道“曹操曾经说,天下骂我的人很多,但我就是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就是说,有些东西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些东西就是虚的。要抓住实实在在的,不要看那些虚的。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辽东,是最实在的。如果辽东经略被别人做了,能不能挡住清军的后续进攻,很难说。”
用凌云那个时代的话说,就是理都懂,然并卵。他宁愿在冲锋陷阵的时候被人给砍死,也不愿意别人在背后骂他,虽然他知道这是作为一名将官甚至的边帅的致命缺陷,可是他就是不能够接受这些。
他对武杰说“我不想得罪这位温大人,也不想就此就范。这样吧,就请武大哥代笔,给这位阁老大人回一封信,也别把话说的太绝了,就说是西北这边兵荒马乱,暂时还真是走不开,但承蒙阁老大人抬举,如果以后能有机会,肯定是登门致谢。之类的鬼话,就多说几句,反正说好听的也不要钱。”
一起公事太久了,武杰自然是知道凌云是什么脾气的,现在他也不好多劝。再说他也很能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虽然凌云一直都是以大哥相称,也把他当做实际上的二号人物。但武杰知道,自己就该做好自己的事情,只出意见不拍板,不会造成抢班夺权的问题。
武杰出去以后,凌云自己考虑了很久,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不能够接受自己去向温体仁屈膝。
迷迷糊糊的,他就睡着了。也许这片刻的睡眠,能够让他的内心得以安静,因为最近的确发生了太多的猝不及防的事情,根本就不会给人留下思考的时间。
写一封信是很简单的,武杰写好之后,交给信差带了回去。信中不乏对温大人的溢美之词,凌云说的没有毛病,反正是好话不花钱,那就哄着他说,别把路走绝了,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再说俞慕白,一路晓行夜宿,也不住驿站,不想被人发现行迹。能睡的地方,就靠着马背睡一会,如果实在是太冷,就找个民宿略作休息,五天之后,也回到了南直隶,自己的地盘上。
(第二百八十四章 阁老来信<完>)最快阅读最新章节请加入QQ群8:136038580 QQ群9:39906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