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辽东特种兵_第五十三章 暗流涌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辽东特种兵 零点书院”查找最新章节!
牢记本站最新网址:https://www.00ksb.com
面对兵部上报的天水大捷,崇祯又激动了,激动之余他又给凌云升官了,这一次真是了不得了,因为这次任命的文官的官职。在这之前凌云虽然也是升官很快,却只是一个中等武官。现在一个署理甘肃巡抚的位置坐稳了,那可是封疆大吏。
虽然仅仅是署理巡抚,这里面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崇祯这么大的力度也表明了一个问题,朝廷是很够意思的,接下里就该你够意思了。
事情是明摆着的,一个普通士兵,仅仅一年的时间,就成了代理巡抚,一省封疆大吏,这样的恩遇可以称得上很罕见了。
在这之前能够受到这样待遇的人不多,只有袁崇焕一个人。就连大功赫赫的满桂,阵亡之前也是总兵而已,连加衔都没有。
朝廷的特使来到甘肃之后,向凌云宣读了圣旨。并且授权凌云以甘肃署理巡抚的身份,总揽甘肃境内的一切军政要务。
按照正常的流程,使者远道而来,是该给点辛苦费的。但是凌云实在是拿不出来这个钱,不是他气也不是不懂规则,现在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往外拿,但凡是有一点钱的话也是应该拿来养兵的。
不过似乎使者们也是很能够理解的,他们jiru西北的境内之后,就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这里的贫瘠情况,地广人稀到处烽烟,在这种地方索贿捞好处,恐怕也不算是很现实的事。
钦差使者们有一个很朴素的想法,那就是不要在这里待着了,宣旨结束,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赶紧回去吧。成天在这里吃风喝沙的,也不是个事。大家都算是清贵之人,受不了这样的罪。
公孙无忧第一个来凌云的行营道贺,现在他和凌云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根本的变化了。凌云之前是辽东军的将领,带队来到天水驻扎,无非就是一个客将,知府作为这里的最高地方长官才是当家人。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这里的多了一位一省最高长官。按说,对于甘肃省内的所有五品及以下文武官员,是有生杀任免之权的。
不过,署理和正式任命还是不同的,虽然凌云换上了崭新的四品文官官服,但他没有获得巡抚应该有的待遇,那就是王命旗牌。
这种督抚提镇特有的待遇,除了加重威权之外,也是实实在在的权力加码,对于中低阶的官员,有任免权,参劾权,甚至有斩杀三品以下武官,六品以下文官的权力。
崇祯没有给他配属王命旗牌,可能是考虑到他的资历不足,升的太快对他不是好事。也可能是考虑对于一位能够屡建功勋的将官,不应该一下子把恩赏给的太足了。不然的话以后再有更大的功劳,就没有赏赐的空间了。
不过无论怎么说,现在的凌云也算是地方大员了。公孙无忧来道贺是题中应有之意。
凌云在行营里接见了他,落座奉茶之后。公孙首先开口说道:“听闻大人新进被朝廷任命为甘肃巡抚,下官特来道贺。不过知道大人一向廉洁,不曾带得礼物来。”
对于这位知府,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凌云也算是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了。除了有点贪恋现在的功名地位来说,其他的总体还是不错的,不贪不送,做事很勤恳,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好官了。凌云对他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公孙知府,朝廷授我署理甘肃之事,无非是因为这次的战功,也看我平时还算是勤勉。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可以道贺的。要知道,甘肃的首府兰州,现在还在流贼张献忠的手里,我这信任署理巡抚不在兰州,却在你天水的一座行营里。这还有什么值得道贺的呢。”
公孙无忧一时之间有点语塞,这倒的确是一句很靠谱的话,没错,现在甘肃巡抚的治所兰州都已经被张献忠给占住了。新任甘肃巡抚就在天水这里憋屈着,如果不能很快的打出一番局面来,那么新巡抚难以树立威信。红旗还能打多久就是个大问题了。
不过对于流贼势大,公孙知府虽然有些担心,但是看法是一直不变的,官军一定能够把张献忠赶出甘肃去。(暂时还没有想到能够消灭这一层面。)
“巡抚大人说的是,目前甘肃已经被受流贼的荼毒了,现在我们的手里已经有了生力军,就不怕张献忠坐大。这一次五千骑兵就在我天水城下折戟沉沙,可见流贼固然势大,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他们,甚至是诛灭他们。”
凌云不禁对眼前的这位知府有一些刮目相看的意思了,他鼓励道:“老兄有这样的想法甚好,张献忠等辈,无非就是草寇之辈,占据兰州也不过是一时之勇,如果我甘肃所有的府县都如天水一般,那十个张献忠也无能为力。这一次老兄挫敌有功,朝廷并无褒奖。我本来身为武官也无法多说,既然我现在是甘肃的地方官了,以后自然会多多的保荐老兄。”
这话是很真诚的,的确这几天这位知府跑前忙后的做了很多的工作。至于说贪恋官位,倒并不是什么毛病。哪个十年寒窗苦读出身的两榜进士也不想官当两年就回家里去种红薯。
公孙知府听了凌云这话,不管是真是假,都觉得心里暖和和的。而且他已经是知府了,如果再晋升的话,很可能就会晋升为参议道。实授布政副使或者按察副使,这在之前是几乎不敢想的事情。
又寒暄了几句,公孙知府告退了,他准备再去找找武杰,领点任务做。此刻辽东军在这里驻兵,为军队做的事情越多,积累的功劳也就越多,到时候自然会有晋升的理由的。
三位朝廷派来的宣旨钦差也来向凌云辞行了,他们实在受不了甘肃这个在他们眼里比较荒芜的地方了。(读者中如果有甘肃的兄弟,一并道歉。不是地域攻击,只是就当时情况而言。)
这三位使者走也就走了吧,在这里好吃好喝供养他们本身对凌云来说就是一种压力,而且他们在这里也丝毫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总不能让他们穿上绿军装,扛上冲锋枪,保家卫国去站岗吧。
走着前,凌云也托他们带着了自己对朝廷的谢恩折子,这是晋升后的通常行为。
当然了,让人家来一趟也不能白来,凌云和几个部下们商量过了以后,还是挤出了一点银子,象征性的给了三位使者。
五十两银子,折合人民币购买力的话,大概是三万元。这些钱,本来在京城一向养尊处优的大人们是见不上的。但是他们亲眼看到了地方的荒凉,军队的窘迫,凌云自己的节俭。
能够拿出这个数目,估计已经是这位刚上任的巡抚勒紧了裤腰带,又咬住了后槽牙才拿出来的。要多少是多呀,上路吧。
送走了使者们,凌云只是的松了一口气,情况并没有太过于乐观。因为城下之围并没有完全解除。
邓骡子之所以这几天没有发动进攻,那是因为他没有摸清凌云到底是个什么路数,同时也有点担心,杨骆驼的故事会在他的身上重演。
五千骑兵剩下不足千人回到营地的时候,邓骡子并没有感到很吃惊的样子,相反的是,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暗暗想:连日以来的不祥预感,果然不是空穴来风。这天水的明军将,不是一般人。
邓骡子手下的军官们,都一窝蜂的请战,希望能够给杨副将报仇,并且给天水城中的明军一些教训。但都被挡驾了。相对于他们来说,邓将军有自己的主意和盘算,是一个相对冷静的人。
他并非不想消灭城内的明军,但他不想稀里糊涂的就丢了脑袋。对于天水城,他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也就是他犹豫的这几天,等了凌云准备的时间。甚至,决定主动对其发动袭扰了。
看似平静的战场,再一次暗流涌动,将要大范围的爆发。
(第五十三章 暗流涌动<完>)最快阅读最新章节请加入QQ群8:136038580 QQ群9:399062588)
牢记本站最新网址:https://www.00ksb.com
面对兵部上报的天水大捷,崇祯又激动了,激动之余他又给凌云升官了,这一次真是了不得了,因为这次任命的文官的官职。在这之前凌云虽然也是升官很快,却只是一个中等武官。现在一个署理甘肃巡抚的位置坐稳了,那可是封疆大吏。
虽然仅仅是署理巡抚,这里面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崇祯这么大的力度也表明了一个问题,朝廷是很够意思的,接下里就该你够意思了。
事情是明摆着的,一个普通士兵,仅仅一年的时间,就成了代理巡抚,一省封疆大吏,这样的恩遇可以称得上很罕见了。
在这之前能够受到这样待遇的人不多,只有袁崇焕一个人。就连大功赫赫的满桂,阵亡之前也是总兵而已,连加衔都没有。
朝廷的特使来到甘肃之后,向凌云宣读了圣旨。并且授权凌云以甘肃署理巡抚的身份,总揽甘肃境内的一切军政要务。
按照正常的流程,使者远道而来,是该给点辛苦费的。但是凌云实在是拿不出来这个钱,不是他气也不是不懂规则,现在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往外拿,但凡是有一点钱的话也是应该拿来养兵的。
不过似乎使者们也是很能够理解的,他们jiru西北的境内之后,就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这里的贫瘠情况,地广人稀到处烽烟,在这种地方索贿捞好处,恐怕也不算是很现实的事。
钦差使者们有一个很朴素的想法,那就是不要在这里待着了,宣旨结束,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赶紧回去吧。成天在这里吃风喝沙的,也不是个事。大家都算是清贵之人,受不了这样的罪。
公孙无忧第一个来凌云的行营道贺,现在他和凌云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根本的变化了。凌云之前是辽东军的将领,带队来到天水驻扎,无非就是一个客将,知府作为这里的最高地方长官才是当家人。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这里的多了一位一省最高长官。按说,对于甘肃省内的所有五品及以下文武官员,是有生杀任免之权的。
不过,署理和正式任命还是不同的,虽然凌云换上了崭新的四品文官官服,但他没有获得巡抚应该有的待遇,那就是王命旗牌。
这种督抚提镇特有的待遇,除了加重威权之外,也是实实在在的权力加码,对于中低阶的官员,有任免权,参劾权,甚至有斩杀三品以下武官,六品以下文官的权力。
崇祯没有给他配属王命旗牌,可能是考虑到他的资历不足,升的太快对他不是好事。也可能是考虑对于一位能够屡建功勋的将官,不应该一下子把恩赏给的太足了。不然的话以后再有更大的功劳,就没有赏赐的空间了。
不过无论怎么说,现在的凌云也算是地方大员了。公孙无忧来道贺是题中应有之意。
凌云在行营里接见了他,落座奉茶之后。公孙首先开口说道:“听闻大人新进被朝廷任命为甘肃巡抚,下官特来道贺。不过知道大人一向廉洁,不曾带得礼物来。”
对于这位知府,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凌云也算是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了。除了有点贪恋现在的功名地位来说,其他的总体还是不错的,不贪不送,做事很勤恳,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好官了。凌云对他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公孙知府,朝廷授我署理甘肃之事,无非是因为这次的战功,也看我平时还算是勤勉。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可以道贺的。要知道,甘肃的首府兰州,现在还在流贼张献忠的手里,我这信任署理巡抚不在兰州,却在你天水的一座行营里。这还有什么值得道贺的呢。”
公孙无忧一时之间有点语塞,这倒的确是一句很靠谱的话,没错,现在甘肃巡抚的治所兰州都已经被张献忠给占住了。新任甘肃巡抚就在天水这里憋屈着,如果不能很快的打出一番局面来,那么新巡抚难以树立威信。红旗还能打多久就是个大问题了。
不过对于流贼势大,公孙知府虽然有些担心,但是看法是一直不变的,官军一定能够把张献忠赶出甘肃去。(暂时还没有想到能够消灭这一层面。)
“巡抚大人说的是,目前甘肃已经被受流贼的荼毒了,现在我们的手里已经有了生力军,就不怕张献忠坐大。这一次五千骑兵就在我天水城下折戟沉沙,可见流贼固然势大,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他们,甚至是诛灭他们。”
凌云不禁对眼前的这位知府有一些刮目相看的意思了,他鼓励道:“老兄有这样的想法甚好,张献忠等辈,无非就是草寇之辈,占据兰州也不过是一时之勇,如果我甘肃所有的府县都如天水一般,那十个张献忠也无能为力。这一次老兄挫敌有功,朝廷并无褒奖。我本来身为武官也无法多说,既然我现在是甘肃的地方官了,以后自然会多多的保荐老兄。”
这话是很真诚的,的确这几天这位知府跑前忙后的做了很多的工作。至于说贪恋官位,倒并不是什么毛病。哪个十年寒窗苦读出身的两榜进士也不想官当两年就回家里去种红薯。
公孙知府听了凌云这话,不管是真是假,都觉得心里暖和和的。而且他已经是知府了,如果再晋升的话,很可能就会晋升为参议道。实授布政副使或者按察副使,这在之前是几乎不敢想的事情。
又寒暄了几句,公孙知府告退了,他准备再去找找武杰,领点任务做。此刻辽东军在这里驻兵,为军队做的事情越多,积累的功劳也就越多,到时候自然会有晋升的理由的。
三位朝廷派来的宣旨钦差也来向凌云辞行了,他们实在受不了甘肃这个在他们眼里比较荒芜的地方了。(读者中如果有甘肃的兄弟,一并道歉。不是地域攻击,只是就当时情况而言。)
这三位使者走也就走了吧,在这里好吃好喝供养他们本身对凌云来说就是一种压力,而且他们在这里也丝毫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总不能让他们穿上绿军装,扛上冲锋枪,保家卫国去站岗吧。
走着前,凌云也托他们带着了自己对朝廷的谢恩折子,这是晋升后的通常行为。
当然了,让人家来一趟也不能白来,凌云和几个部下们商量过了以后,还是挤出了一点银子,象征性的给了三位使者。
五十两银子,折合人民币购买力的话,大概是三万元。这些钱,本来在京城一向养尊处优的大人们是见不上的。但是他们亲眼看到了地方的荒凉,军队的窘迫,凌云自己的节俭。
能够拿出这个数目,估计已经是这位刚上任的巡抚勒紧了裤腰带,又咬住了后槽牙才拿出来的。要多少是多呀,上路吧。
送走了使者们,凌云只是的松了一口气,情况并没有太过于乐观。因为城下之围并没有完全解除。
邓骡子之所以这几天没有发动进攻,那是因为他没有摸清凌云到底是个什么路数,同时也有点担心,杨骆驼的故事会在他的身上重演。
五千骑兵剩下不足千人回到营地的时候,邓骡子并没有感到很吃惊的样子,相反的是,他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暗暗想:连日以来的不祥预感,果然不是空穴来风。这天水的明军将,不是一般人。
邓骡子手下的军官们,都一窝蜂的请战,希望能够给杨副将报仇,并且给天水城中的明军一些教训。但都被挡驾了。相对于他们来说,邓将军有自己的主意和盘算,是一个相对冷静的人。
他并非不想消灭城内的明军,但他不想稀里糊涂的就丢了脑袋。对于天水城,他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也就是他犹豫的这几天,等了凌云准备的时间。甚至,决定主动对其发动袭扰了。
看似平静的战场,再一次暗流涌动,将要大范围的爆发。
(第五十三章 暗流涌动<完>)最快阅读最新章节请加入QQ群8:136038580 QQ群9:399062588)